走进杰创yonyou
近日,北京卫视《信心——凝心聚力 接续奋斗》栏目重磅播出,用友网络董事长兼CEO王文京受邀做客首期栏目,与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、北京人形机器人首席执行官熊友军、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副总裁严森韬、财经观察家马丁,围绕“新质与新智”展开深度对话,共同探讨创新如何驱动发展,分享各行业的创新成果,坚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!
王文京分享了用友创立的初心以及字号背后的意义,讲述了用友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,通过一代代的产品创新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,持续引领中国企业软件产业发展。在大型企业软件市场,用友更实现了关键性突破,有力推动了中国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进步与发展。
以下为对话内容精选
▼▼▼
主持人:发展新质生产力,归根到底就是要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。我们也说商业向善,您认为科技创新不断地发展,怎样能够更好地惠及普通用户?
王文京:我带来了一本书,叫《用户之友》,这本书讲了用友如何用一代代的产品为客户创造价值。用友这个字号是我取的,当时给即将创立的公司取名字,有点像父母要给即将诞生的小孩取名字一样,想了一堆名字都不满意,最后决定叫用友,实际上就是“用户之友”的意思,要做用户的朋友,简称用友。
比如用友提供的费控产品,原来员工出差申请差旅,要预订酒店、攒各种票,最后整理报账,是很复杂的一个过程。今天员工要出差,在一个手机上就能把所有的事都搞定,很便利。所以,软件实际上可以赋能千行百业,通过赋能客户去服务客户内部的员工以及客户的客户,也就是消费者,这也实现了科技向善、科技为民。
主持人:王总是中关村第一代科技创新企业家,当初您创业的时候,是上个世纪80年代,中关村很多企业走的是集成创新之路,您为什么会选择完全自主创新开发软件这样一条艰难的道路?
王文京:在创建用友之前,我在一个国家机关工作了五年。1988年8月15日,在北京展览馆剧场召开了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大会。当时,我就跑去听了这个大会,会上发布了18条政策,鼓励科技人员到中关村创办科技企业。听完之后,我特别激动,回去就写辞职报告。从机关辞职后,创建了用友。实际上,当时国家在北京建立中国第一个高科技园区这个创举,以及发布的鼓励政策,对我们很有感召力。
我们创业的时候,其实中关村已经有一批跟电脑相关的科技企业了,里面有不少是以买卖电脑或者电脑的周边产品为主,但当时我们选择还是要做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。只做国外产品的代理销售,并不是我们的追求,而且走不远。
回过头看,我们觉得真正民营的科技企业能够存活下来,能够发展起来的,基本上走的都是这条路,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。最早中国很多大型企业的软件应用只能靠引进和进口,我们就去做面向大型企业的企业软件,虽然挑战和难度都比较大,但我们还是坚定地去做,经过持续探索创新,不断迭代、不断发展这样一个过程,最后做出的大型企业软件,实际上带动了中国很多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进步和发展。
主持人:我知道您手中有一张很有意义的牌照。
王文京:1993年的时候,北京市科委颁发给我们一张高新技术企业证书。当时对私营高科技企业的认定还未开始,所以那时候我们呼吁,只要私营高科技企业达到了相应的技术水平,就应该能够被认定为高科技企业。后来相关政府部门采纳了我们的意见,所以我们很荣幸,成为了当时北京市科委认定的高科技企业中的第一家,证书编号是SY0001。
主持人:您也拼搏了30多年了,是什么热爱能支撑这种拼劲?
王文京:我从事企业软件这个行业,今年是37年了,我觉得就是因为兴趣和喜欢。我在大学上了一门计算机课程,当时我就特别喜欢。用友发展到现在将近2万人,大家一起去做一件对社会、对我们的客户、对我们的产业有意义的事,我觉得是很愉悦的一个过程。


